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卫生

乍暖还寒,“一老一小”该注意什么?

【2025-03-11】【来源:人民网 】【字体: 】【颜色: 绿 【点击举报】

  春回大地,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此时也是人体调养的大好时机。需要注意的是,冬去春来,乍暖还寒,免疫力相对低下的“一老一小”,容易让病毒、细菌乘虚而入,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一老一小”该如何顺应自然规律,养生防病?来看看专家给出的春季调养建议和干预措施。

  ■养肝健脾同时润燥

  “从中医角度讲,四季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律,天人相应,人也与之相应。”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说,春天阳气升发,而春季与肝相应。肝主疏泄,如果肝血不足,就会出现疲乏困倦;如果疏泄失调,就会出现肝气郁结,同时也有可能出现肝火上炎,肝气还可能影响到脾胃。所以,春季养生要养肝健脾同时润燥。

  “饮食方面,春季应‘省酸增甘以养脾’。”张晋说,辛甘发散为阳,辛味和甘味的食物加在一起有助于阳气升发。但要避免过度食用酸涩的食物,以免影响肝气升发,“可以注意多吃香椿芽、萝卜、芥菜、荠菜等”。

  “要调整作息,在春三月里,要夜卧早起,尽量在晚上11点以前入睡,早晨7点以前起床。”张晋建议,外出活动时,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这样比较轻柔的活动,防止过度出汗。

  “春季要特别注意情志调理。”张晋介绍,春季不论是肝火上炎还是肝气郁结,都可以试试“三花代茶饮”,即用玳玳花、玫瑰花、白梅花泡水喝,可以疏肝解郁,还可以行气,有助于春季情绪的调整。

  ■儿童注意传染病防护

  “天气转暖,病毒和细菌也开始活跃起来,所以,春季是流感等传染病高发的季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李敏提醒,儿童要尤为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李敏介绍,民间有“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的谚语,这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气候特点,所以后来才有了老话“春捂秋冻”。“当然,脱要稍晚,捂要适度,要根据气温变化穿脱衣服。”

  “春天风大、风干、物燥,一些人会出现口唇干裂、咽干口渴的症状,因此一定要保证足够的饮水,多吃蔬果,尤其是孩子。”李敏说,如果出现发热、咽痛等风热症状,可用一些药食同源的小草药,例如用菊花、苏叶、陈皮煮水代茶饮,既可以疏风清热,还可以散寒,同时具有和胃的作用,“如果食欲不好,可以加点炒山楂、炒麦芽,如果口干明显,也可以加点百合和麦冬”。

  ■老年人学会“三层洋葱穿衣法”

  老年人往往正气不足,很容易疲乏无力、不耐寒冷,冬春转换,很多老年人担心衣服脱得过多受风寒,就严格“春捂”。

  “临床和生活中,常见到有老人因穿衣过度而出汗,出汗过多就容易出现腠理疏松,反而会感受风寒之邪。”张晋建议老年人选择“三层洋葱穿衣法”,也就是在内层穿一些容易速干排汗的衣物,在第二层穿一些保暖类衣物,由于春天风大,在最外层穿一些防风避寒的衣物。外出最好戴上帽子、围巾,保护好肩颈部、关节和头部。过敏体质的人群,建议外出时戴上口罩。

【编辑:朱富春】【 页面功能:打印 关闭
  • 巴州民生
  • 旅游美食
  • 招商引资
  • 文化教育
  • 居家房产
  • 健康卫生
春耕正当时 玉米播种忙”春耕正当时 玉米播种忙

春耕正当时 玉米播种忙

《巴中市打造“四龛福城”文旅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印发 让巴中成为“出游必选、旅途必经”的国内外旅游名城”《巴中市打造“四龛福城”文旅品牌三

《巴中市打造“四龛福城”文旅品牌三年行动计划》

黄俊霖赴苏州开展投资促进活动”黄俊霖赴苏州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黄俊霖赴苏州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巴州区第六中学开展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活动”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巴州区第

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巴州区第六中学开展庆

【聚焦“八大工程”】巴州区:托起群众“安居梦” 绘就百姓“幸福图””【聚焦“八大工程”】巴州区:托起群众

【聚焦“八大工程”】巴州区:托起群众“安居梦”

乍暖还寒,“一老一小”该注意什么?”乍暖还寒,“一老一小”该注意什么?

乍暖还寒,“一老一小”该注意什么?

  • 评论
    匿名评论
  •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8-2025 WWW.SCBZXW.CN INCORPORATED. ALL RG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
网络谣言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举报电话:0827-5227307 举报邮箱:261017479@qq.com 信函地址:巴中市巴州区西华街2号
设计制作: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827-5188176 投稿邮箱:bzqxwfb@163.com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14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261017479@qq.com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邮箱261017479@qq.com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巴州新闻网网络信息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电话:0827-222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