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巴州民生

【万千气象看巴州】万象“耕”新不负春 绘就一年好“丰”景

【2025-03-25】【来源: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许丹 王灼华】【字体: 】【颜色: 绿 【点击举报】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大地回暖,巴州区迎来了春耕播种的黄金时节,全区各地抢抓农时,积极投入大春生产的热潮中,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

  “点窝的时候要注意距离,每一行的距离要留够6寸左右,后面才方便种大豆……”在巴州区大和乡回龙村的种植地里,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为当地村民送去技术和服务。在农技人员的悉心指导下,村民们熟练地开窝、点种、覆膜,一粒粒金黄的玉米种子精准落入地膜覆盖的温床,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这些薄膜、肥料、种子都是政府提供的,还有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我相信今年的收成肯定会更好。”回龙村村民王明通笑着说,“今年我种了五六亩玉米,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有信心收获七八千斤玉米。”

  春耕生产时间紧、任务重,大和乡提前谋划、狠抓落实,确保农户粮食“种下去、管得好、收得上”,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现阶段是玉米种植的关键时期,我们每天都会派6名工作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确保大春丰收。”大和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晓燕介绍。

  据了解,大和乡今年预计播种粮食作物2.8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5000余亩,包括高产高效种植示范片500余亩。截至目前,已完成玉米种植3000余亩,预计在3月底全面完成。

  在巴州区化成镇奎星楼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又是另一番忙碌的景象。20余名村民在梯田里有序地播种玉米,旋耕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锄头与土地的清脆碰撞声应和着旋耕机的轰鸣,白色地膜如银链缠绕山腰,沉寂多年的山坡正重新焕发着生机。

  “这里以前全是撂荒地,田小坡陡,全靠自己肩挑背扛才能将物资运送上来。”村民杨春华回忆道,之前的奎星楼村山高坡陡,做农活非常不方便,大多数人放弃耕种选择外出务工。“现在,这里重新整理、建设了高标准农田,我们这些‘老把式’又有用武之地了。”说话间,她将玉米粒精准点进地窝里。

  粮食生产,关键在耕地。化成镇奎星楼村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排水与灌溉工程等措施,推动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解决了过去田块分散、耕作不便的问题,让老百姓重新找回了种粮的信心和动力。“现在田块扩大了,更规整了,三轮车、旋耕机都能在地里运行,我们种庄稼也节省了人力。”村民王学军感叹道。

  为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奎星楼村还将成熟后的玉米进行统一回收、加工与销售,不仅解决了单个农户经营规模小、销路狭窄的难题,还壮大了集体经济,实现了多方共赢。该村党总支书记吴军平介绍,村里今年种植玉米1020亩,大约在3月底全面种植结束。玉米成熟后,将统一回收进行酿酒,为老百姓解决销路问题。

  “全镇玉米播种进度已过半,1.4万公斤种子已精准落土。”化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殷学意介绍,春耕期间,化成镇还同步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检查,农技员们带着“春耕服务包”走村入户,将测土配方、农机检修等多项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据了解,全区耕地面积66.08万余亩,其中,大春计划种植水稻26万亩,玉米20.5万亩。目前,玉米已全部下种,预计5月中旬完成大春播种工作,为全年粮食产量突破35万吨筑牢根基。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新技术、新理念正孕育着丰收的新图景。

【编辑:朱富春】【 页面功能:打印 关闭
  • 巴州民生
  • 旅游美食
  • 招商引资
  • 文化教育
  • 居家房产
  • 健康卫生
【万千气象看巴州】万象“耕”新不负春 绘就一年好“丰”景”【万千气象看巴州】万象“耕”新不负

【万千气象看巴州】万象“耕”新不负春 绘就一年

【万千气象看巴州】李花如雪迎春来 文旅融合绘振兴”【万千气象看巴州】李花如雪迎春来

【万千气象看巴州】李花如雪迎春来 文旅融合绘振

余斌赴深圳开展投资促进活动”余斌赴深圳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余斌赴深圳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研学游巴中!五条“黑科技”路线等您解锁”研学游巴中!五条“黑科技”路线等您解

研学游巴中!五条“黑科技”路线等您解锁

高鹏凌在调研督导保交楼、保交房及自建房安全等工作时强调 压实责任用好政策加快进度 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认可”高鹏凌在调研督导保交楼、保交房及自

高鹏凌在调研督导保交楼、保交房及自建房安全等工

市中医院与省肿瘤医院联合门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市中医院与省肿瘤医院联合门诊揭牌仪

市中医院与省肿瘤医院联合门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

  • 评论
    匿名评论
  •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8-2025 WWW.SCBZXW.CN INCORPORATED. ALL RG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
网络谣言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举报电话:0827-5227307 举报邮箱:261017479@qq.com 信函地址:巴中市巴州区西华街2号
设计制作: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827-5188176 投稿邮箱:bzqxwfb@163.com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14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261017479@qq.com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邮箱261017479@qq.com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巴州新闻网网络信息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电话:0827-222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