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巴风流韵·四龛护城③丨正月十六又登高

【2025-02-13】【来源:巴中融媒 】【字体: 】【颜色: 绿 【点击举报】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一民间谚语在巴中同样得到印证。每逢农历正月十六,巴中这座川东北城市就会迎来传承千年的民俗活动——登高。

  这一天,巴城万人空巷,或三五好友,或邻里结对,共赴望王山、南龛山、义阳山、登科山等城郊名岭,人们拾级而上极目远眺,既以登高望远迎接新春气象,更寄托着“步步登高、节节攀升”的美好祈愿。

  作为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巴中正月十六登高习俗历经岁月沧桑而历久弥新。这项植根于秦巴山水的民俗活动,不仅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记忆,更凝聚着世代巴山儿女对幸福生活的永恒向往。

  来源纷繁

  都是美好的寄托

  正月十六登高望远,传承了数千年,是巴中独有的民间文化习俗,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独特的地方风情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巴文化的重要元素。

  这一习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正月十六?关于登高,巴中人有着独特的阐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第三届巴中市文联主席阳云介绍,作为颇有地域性的一个民俗活动,正月十六登高由来甚多。其中,“游山去百病”和民间传说《太子贬巴州》可信度较高。

  古时巴人有正月十六游山走百病的习俗。《帝京岁时记胜》中写道,“元夕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一人持香辟人,曰走百病”。另,巴州志《风俗》篇有载,清时“新正月九日群集望王山烧香,十六日妇女出游谓之走百病。”

  缅怀章怀太子。据载,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八月,武则天贬章怀太子李贤在巴中。从此年年正月十六,李贤都要登高北望长安,祈求回到亲人身边。百姓感念太子重农垦、恤民情,相邀尾随陪行登山,久之成俗,历代不衰。

  此外,还有祭奠巴人始祖伏羲的生日、登高盼望红军早日归来、“摸印”交好运等说法。

  阳云认为,古时巴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山的那边是什么,水的那岸有什么,人们对此充满着无限的好奇。登高望远,临水抒怀,似乎成了古人探秘外界的不二选择。

  如今,现代人也给登高赋予了新的阐释:巴中人懂生活,过完正月十六后才算过完新年,“一年苦到头,春节要尽情耍,而过了十六这天,是火烧门前纸,大人做生意,细娃拎狗屎,一年辛苦又开始”。

  “夫经典浩如烟海,陈迹不可胜数”。久已成俗、历代不衰的登高民俗活动,来源说法纷繁复杂,还要等待进一步考证研究。但来源纷繁,也恰恰说明了巴中历史悠久,文化的灿烂丰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内容丰富

  共赴千年之约

  每逢登高这天,巴城郊区的各大山头分外热闹。此日一早,人们就带上全家老小,争先恐后行路抢占山头,各条大小道路人流如织。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绘的场景,在正月十六这天的巴中,到处可见。

  正月十六登高,可不仅仅是登高。

  早在古巴州,人们就有农历正月初九烧香望王山,十六登高走百病,妇女出游“打儿洞求子”、过桥驱病、插柏驱邪、摸福摸寿等习俗。

  巴州志《风俗》篇记载,正月十六这天,“谐南龛寺设大醮会,礼佛请佛。山前有圆洞二穴,妇人无子者以物掷之,视其中否以祈嗣,谓之打儿洞”。登高的人会摘一小段柏丫枝,或别在胸前,或插在头顶,隐意祛除百病,表达了人们对在新年中能平安健康的期冀和祈愿。

  登高除了登,还有就是吃。上得山顶后,有的三人一群,有的五家一伙,或以地为席,或自带桌布,瓜果零食,特产小吃……人们随时都嘴里嚼着、口里喝着,从早到晚没有空闲。

  吃的好,也要玩的好。自带、租用桌椅下象棋、打扑克、搓麻将、打羽毛球,孩子放风筝,老老少少,这里一堆,那里一群,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游客领略民俗风采,返乡游子寄托乡愁,百姓亲朋相聚、登高抒怀,各有所得、各有收获。

  城市名片

  营城聚人焕发新风采

  正月十六登高包含了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为研究巴中的民俗历史、民俗信仰、民俗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被公认为巴中市影响最深远、市民自发参与性最强的民俗,承载着巴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09年,巴中正月十六登高民俗活动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阳云认为,登高磨炼意志,体现着巴中人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体现着“忠勇信义、豪放包容”的古巴人精神,“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千年民俗活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巴中乃至四川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成为展示城市文化魅力的靓丽名片。

  为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巴中市将正月十六登高民俗活动纳入“巴文化中心”文化名片范畴,在登高民俗活动期间组织开展非遗传承人展演非遗项目、非遗美食品鉴、非遗作品展销等一系列登高祈福传承活动,以节会赛事营城聚人,推动线上流量“出圈”、线下持续“变现”,真正把“流量”变为“留量”,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追求健康和休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习俗观念也会越来越强。我们相信,这样的民俗活动会继续传承下去,更会延续很久。

【编辑:朱富春】【 页面功能:打印 关闭
  • 巴州民生
  • 旅游美食
  • 招商引资
  • 文化教育
  • 居家房产
  • 健康卫生
巾字村调整产业结构 算好明白账 拓宽增收路”巾字村调整产业结构 算好明白账 拓宽

巾字村调整产业结构 算好明白账 拓宽增收路

巴风流韵·四龛护城③丨正月十六又登高”巴风流韵·四龛护城③丨正月十六又登

巴风流韵·四龛护城③丨正月十六又登高

巴中市巴州区举行“欢迎回家”之“商议未来”恳谈会暨“冬春攻势”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巴中市巴州区举行“欢迎回家”之“商

巴中市巴州区举行“欢迎回家”之“商议未来”恳谈

确保春季开学工作平稳有序”确保春季开学工作平稳有序

确保春季开学工作平稳有序

301户喜得新房!圆了“安居梦””301户喜得新房!圆了“安居梦”

301户喜得新房!圆了“安居梦”

巴中市2025年居民医保缴费进入倒计时”巴中市2025年居民医保缴费进入倒计时

巴中市2025年居民医保缴费进入倒计时

  • 评论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COPYRIGHT © 2008-2025 WWW.SCBZXW.CN INCORPORATED. ALL RG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
网络谣言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举报电话:0827-5227307 举报邮箱:261017479@qq.com 信函地址:巴中市巴州区西华街2号
设计制作: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827-5188176 投稿邮箱:bzqxwfb@163.com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14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261017479@qq.com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邮箱261017479@qq.com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巴州新闻网网络信息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电话:0827-222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