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巴风流韵·四龛护城①丨莲花山:与自然的亲密对话

【2025-02-12】【来源:无线巴中 】【字体: 】【颜色: 绿 【点击举报】

  山于城来说,是自然的馈赠,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发展的载体。它们与城市的脉搏同频共振,诉说着各自的传说和故事。

  在簇拥巴城的众山中,莲花山海拔最高。每逢春日登高佳期,市民群众纷纷扶老携幼登山、踏青,赏奇石逸景、品禅意悠然,每一步都踏在绿意盎然之中,美不胜收。

  一场诗意的旅行

  莲花山位于巴城西北12公里,最高峰海拔1050米,总面积83平方公里。因其上有五沟五梁,形如莲花盛开,故冠莲花之名。

  莲之形、掌之状,山形波涛起伏;登山而观,天阔辽远,四野浩渺。如此种种,让莲花山成为巴城及周边群众春日登高游玩的热门地之一,为巴城盛景“八山”之一。

  在巴城已经生活了60余年的陈品程老人,还能回忆起曾经市民群众结伴登莲花山的路线,“有的从回风大溪口直接开车上山,有的从大佛寺经巴州区平梁镇白岩村上山,还有的直接徒步从大佛寺上山,山间小道人群络绎不绝”。

  人们钟意莲花山,喜的是其静趣幽禅之意。

  其静在林。莲花山树木茂盛,虽为普通的松柏,但一株株树清瘦干练,随形就意。阳春三月进入林海,伴着鸟兽的和唱,似天然绿色屏障,身心惬意。

  其趣在石。莲花山中有五尊石头,谓之动动石、笑和尚、猪儿石、加官老爷、钻山龙。最为民间和有生活味的当是猪儿石,一块原生石被简化雕刻成一头大肥猪,肥硕健壮。

  其禅在寺。莲花山主峰岩下有一莲花洞,洞中冬暖夏凉,内设神台,供佛像百余尊;洞前古庙,与洞口紧连,名莲花寺,洞寺一体;每每钟鼓声起,禅意悠然。

  其幽在水。莲花山原本无池湖,乡人多年努力,挖塘掘池,而今存有两库二十八塘。湖水或平湖波光潋滟,或静若一面面明镜,是最好的幽静独处地。

  当从城市逼仄的空间脱离,漫步莲花山,在郁郁葱葱的林中穿行,便能纵享野趣闲散,诗意之极。

  一个人文的宝地

  但凡名山大川,总少不了神话故事的点缀。

  莲花山也不例外。传说隋末有一侠女叫莲花仙子,周游名山大川至此,见莲花山如此仙景后,便留步隐居在西包山一岩洞,西包山从此更名为“莲花山”,岩洞亦称“莲花洞”。

  莲花仙子和善乡邻,老少喜欢。唐贞观二年,修建一寺庙称之为“莲花寺”,次年,莲花山莲花盛开,观音菩萨现身留下金身,世人信奉,僧尼广众,从此香火不绝。

  神话故事多不可考,但一些历史遗迹仍诉说着大山的变迁、历史的沧桑。

  莲花山,与平梁城遥相对峙、互为犄角。在元蒙寇蜀时,平梁城是蜀地战略防御支撑点。清初风云涌动的白莲教教乱时,义军攻破巴州城,平梁城成了莲花山的前沿阵地,两地又曾避护巴州县衙十余年。

  城依山,山护城。如今,莲花山还有五寨、十亭、十八门的身影,庇护当地百姓避祸战乱、匪患。

  大山,藏着风云变幻,也藏着悠悠文脉。

  莲花山山梁上,半隐着一座清道光壬辰年所建的字库塔。字库塔,古时又叫“字库”“惜字塔”“焚字炉”等,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石建筑。

  据记载,古代读书人废弃的字纸是不能随意丢弃的,看过、用过的字纸或废书,都要统一收集起来,先将其供奉在“字库塔”内,然后选择良辰吉日行礼祭奠之后,再点火焚烧。

  经过百年风霜,字库塔仍矗立道旁,迎来送往,提醒人们礼敬文化、立身行远。

  一条转化的路径

  美丽的莲花山,也是一座丰饶的宝库。

  数十年来,人们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向大山要效益。

  曾经,莲花山与一衣带水的黄家山林区组成莲花山林场,林区总面积431公顷。据介绍,林场始建于1958年,当时从全乡抽选200多名青年男女人工造林,从中获取经济价值。

  就在这段时间,在“七一勋章”获得者周永开的带领下,当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运动。莲花山林场,也由此从砍树的林场变成了植树造林的全国先进林场。国务院召开全国林业发展先进代表大会,周恩来总理还亲自为莲花山林场颁奖。

  今天,这样的转化之路已经越走越宽、越走越新。

  在山里,一座现代化的运动公园如今初具雏形。这是我市正在打造的巴中市莲花山运动(体育)公园。建成后,将为巴城及周边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优质的运动休闲度假胜地。

  不仅如此,我市还出台《莲花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打造巴城最美后花园。今后,这里将与周边已开发建设的阴灵山、青包山、望王山等山水旅游景区及恩阳古镇文化旅游景区一起,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优化全市旅游空间格局,成为区域旅游游线的核心扩展区。

  从林场到生态旅游景区的华丽蝶变,是让绿水青山“流金淌银”的生动例证。

  过去林场种树,现在森林康养度假区“种风景”,这里的好生态好风景正变成“好钱景”。通过转化之路,山里的群众将由此吃上“旅游饭”。

【编辑:朱富春】【 页面功能:打印 关闭
  • 巴州民生
  • 旅游美食
  • 招商引资
  • 文化教育
  • 居家房产
  • 健康卫生
巾字村调整产业结构 算好明白账 拓宽增收路”巾字村调整产业结构 算好明白账 拓宽

巾字村调整产业结构 算好明白账 拓宽增收路

巴风流韵·四龛护城②望王山:名副其实的“巴州第一山””巴风流韵·四龛护城②望王山:名副其实

巴风流韵·四龛护城②望王山:名副其实的“巴州第一

巴中市巴州区举行“欢迎回家”之“商议未来”恳谈会暨“冬春攻势”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巴中市巴州区举行“欢迎回家”之“商

巴中市巴州区举行“欢迎回家”之“商议未来”恳谈

确保春季开学工作平稳有序”确保春季开学工作平稳有序

确保春季开学工作平稳有序

301户喜得新房!圆了“安居梦””301户喜得新房!圆了“安居梦”

301户喜得新房!圆了“安居梦”

巴中市2025年居民医保缴费进入倒计时”巴中市2025年居民医保缴费进入倒计时

巴中市2025年居民医保缴费进入倒计时

  • 评论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COPYRIGHT © 2008-2025 WWW.SCBZXW.CN INCORPORATED. ALL RG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
网络谣言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举报电话:0827-5227307 举报邮箱:261017479@qq.com 信函地址:巴中市巴州区西华街2号
设计制作: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827-5188176 投稿邮箱:bzqxwfb@163.com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14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261017479@qq.com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邮箱261017479@qq.com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巴州新闻网网络信息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电话:0827-222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