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简称文明城市,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较高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它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它是国内城市综合评价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
文明城市创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
在创建过程中,我市聚焦中心城区人居环境治理,坚持把主要街道、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的问题整治提升作为工作抓手和突破口,紧盯城市堵点、管理难点、市民痛点,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夯实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让创建成果惠及群众。
城市更美丽
深冬时节,临近春节,巴城更加热闹起来。
刚刚从外地回家过年的桂花街片区居民刘河岚被眼前新改造的社区环境惊喜到了:“小区路更平了、路灯更多了,还多了许多公共设施。”
巴州区回风街道桂花街片区1981年至2005年间建成,片区共有10个小区2813户居民。由于建设较早,桂花街片区出现了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等问题。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换上文化墙(资料图)
为解决困扰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去年9月,总投资1700万元的小区改造项目开工,新增的路灯、监控、雨污管网等设施,将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
说起小区发生的变化,小区居民何秀文也说:“现在小区环境好多了,我相信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何秀文在这个片区居住了20多年,看见小区如此大的变化,她除了点赞,还自发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
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就是要打造品质之城,筑牢民生基石,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巴州区作为中心主城区,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就瞄定建设“四宜四有”新城目标,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大决策。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去年,巴州区累计完成草坝、红福片区、晏家扁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0个,修补修复西华街、广福下街等主次干道7条。新建垃圾分类亭160个,更换分类垃圾桶500余组,完成城区公厕改建2座,启动实施江北、状元桥、西城3个农贸市场和桂花街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维修整治污(破)损建筑物外立面约1.28万平方米。
城市面貌进一步刷新。一年多来,巴州区全力以赴开展市民诉求“大起底”,迅速启动了魁星楼、东门大桥城市广场、江南三环路等项目建设,建成全市首个历史文化博物馆,加快推进莲花山运动公园、山湖公园等项目建设,改造了群众盼了多年的清江场镇,巴城环境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变和提升。
一条条直线上升的解决数据、一个个已得到妥善解决的实例、一项项惠民利民的务实举措……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创建文明城市,是为了人民群众”。
家住蓝湾国际A区的李女士谈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时赞不绝口:“买菜、购物、办事都非常方便,道路宽阔整洁,就连小巷子也平整干净,小区外还有很多健身设施和休闲座椅。”
巴城一点一滴的小变化,正在促成城市总体环境提质升级,城市文明指数不断跃升。
氛围更浓厚
重“颜值”更重“气质”,环境整治只是一个前提,文明城市的灵魂在于文化。
曾经的巴州区东城街道观音井巷,环境脏乱差、道路坑坑洼洼。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社区提出整改方案,完善了设施配套和日常监管。实施靓化、美化工程,洁净墙面、整治飞线、治理排污、硬化路面、施划停车位、安装健身器材、设置公益广告……系列工作完成之后,观音井巷“重获新生”,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改造后的状元桥农贸市场整洁有序(资料图)
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社区还以开展文明创建为契机,在背街小巷显眼处等位置广泛设置“邻里守望”“十五分钟生活圈”等公益广告。在巴城,一处处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平面公益广告抬头可见,潜移默化地传播着讲文明树新风的文明理念,营造出全民创建的浓厚氛围。
“现在整个社区创文氛围很浓厚,大家也以实际行动支持创文,文明之风扑面而来,我们从内心感到满意和幸福。”居民王孙国说。
除了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巴州区也结合城市改造契机,在城市干道建设文化墙、宣传小品等,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
“巴中交通综述”“巴城变迁”……望王路东段路边的墙面上,多幅承载着巴城记忆的照片使原本空白、毫无生机的墙面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过往行人驻足观看。
“这面文化墙建设得好,不仅让城市变漂亮了,也勾起了我们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看着一幅幅城市发展今昔对比的照片,市民李大爷深有感触。
记者从市文明办了解到,在巴城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共广场、公园等地方,建设了一批以巴城的桥、巴城文明变迁、鸟瞰巴城、文明城市共建共享、讲文明树新风等为主题的文化墙。巴城文化墙已经实现了“抬头可见、驻足可观”,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精彩漂亮的图画,既美化了城市,又宣传了社会正能量。
据介绍,去年以来,巴州区坚持以文化人,在全区打造小品景观、示范点位、文化墙等600处、公益广告3000余幅,简单易懂的文字、引人注目的彩色图画,抬头可见、驻足可观,俨然成为了文明创建的一道亮丽风景。
管理更有效
建好易,管好难。
在文明城市的创建过程中,在科学优化城市功能、建好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市区两级政府部门还深入探索城市管理,出台精细化管理标准,用“绣花”功夫管好每一个环节,确保中心城区“脉络”运行通畅、有序。
为了解决“谁来管”的问题,巴州区实行路长制,全面推进“门前五包”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按照综治管理的网格划分,探索城管+综治等“多网合一”的网格管理模式,全区共配备232名创建专岗和412名网格员,以城管智慧平台为基础,联动城管、公安、市场监管3支执法队伍,整合住建、环保、环卫等N支辅助力量,构建执法联勤联动综合治理模式,确保城市每个角落、每个问题都有人管。
此外,去年以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也加大了对城区广场管控和综合治理,按照“安全大于美观”原则,制定行道树“排险、利居、宜商、城美”方案,对主城区主次干道重要绿化区域落叶及杂草清理约100万平方米,辐射治理主次干道乔灌木病虫害约30万平方米,维修维护花箱350余处、树池180余处,绿化重置、景观换新主次干道及桥面立体花盆时令花卉20余万盆。打造城市夜经济,维修维护楼宇光彩20余栋,完善城市照明工作,改建修复路灯检查井94套,路灯配电箱加固维护处理约38处,修复全城路灯杆检查孔盖约109个,维护更换路灯光源约800余套。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人居环境,有效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2022年以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立健全建筑工地网格化管理制度,对中心城区14个在建工地点位实行“清单式+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文明施工8个100%的要求,加强扬尘、噪声、排水、食品卫生、建筑及生活垃圾处理等安全文明措施。
“我们实施视频在线监控、扬尘监测和自动喷淋设备安装等方式,持续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两年行动、‘护安2022’行动,举行住建系统‘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暨主城区内涝应急演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的巴城,交通内通外畅、建筑错落有致、设施一应俱全,市民素养不断提高,以文明为底色的美丽和谐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