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新闻就能把钱挣了。”“走走路就可以领钱了。”“刷视频拿红包,可直接提现。”……近年来,一大批打着类似广告语、号称“能赚钱”的手机APP不断涌现,吸引大量用户下载安装,有些APP下载量甚至过亿。使用这些APP真能轻松赚到钱吗?近日,记者调查发现,要想在这类赚钱APP上赚到钱,并非那么容易,从注册使用到现金提现,整个过程充满着“套路”。
现象
广告推送无处不在
在玩游戏、刷微博、看短视频时,不少用户都曾看到过植入的赚钱类APP广告。这些广告的宣传语都一致强调:只要利用零散时间在赚钱类APP上进行简单操作,就可以获取相当丰厚的收益。这些听起来似乎毫不费劲的赚钱方式不禁令人心动。
“里面说的很轻松,只要看视频就可领红包,广告下方还有APP链接,直接就能下载。”今年23岁的王艾琪说,自己在玩游戏、刷微博、看短视频时,经常会看到赚钱类APP的广告。平时不爱点这些广告的她,后来在朋友的转发推荐下,试着点击下载了“抖音极速版”APP。
接触后,王艾琪发现,除自己在各大网络平台广告中看到的赚钱类APP外,手机应用商城里还有更多下载选择。涉及多个品类,如阅读新闻、转发文章、看直播、玩游戏等都可以赚钱,网上更是有不少关于赚钱类APP的经验贴。“在网页上一搜,就可以找到不少相关操作的帖子,甚至还有分析哪一种赚钱类APP更能轻松赚到钱。”市民李女士说,自己之前找兼职,在网上查询时,就看到了不少赚钱类APP推广的信息。“铺天盖地”的宣传,让人很难不去关注这些东西的存在。
此外,记者还发现,第一次下载赚钱类APP后,都有新人用户奖励,这会让用户在使用初期尝到甜头,继而长期使用。而用户在尝到甜头后,又会在“成功推荐亲朋好友得奖励”的诱惑下向他人介绍,这些都加速了此类APP的传播。
探访
赚钱背后“套路”多多
“在这个APP里光靠看视频其实非常不容易赚到钱。”市民何玮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下载了一款“看视频就能赚钱”的短视频APP。但在使用后发现,这款所谓看视频就能赚钱的APP却满满都是“套路”。
何玮介绍,在该APP中每日签到、看广告视频、邀请好友注册、完成限时任务等都可以获得火苗,火苗可以换取为奖励金并提现。这个赚钱模式看似十分合理,可实际上却“颇有难度”。按照规则,要想赚取1元的奖励金,需要在APP中获取30000火苗。平台右上角的火苗每转一圈大约可以获得15~30个火苗的收入,同一视频重复观看不计入转圈进程。“实际体验后发现,若是以每个视频最短时间15秒和每转一圈最大火苗收益30个为条件粗略计算,每天刷视频3个多小时,都获不到1元的收益。”何玮说,他现在感到,花大量时间耗在APP中赚几角、几元钱,很不值得。
不容忽视的是,部分打着“赚钱”噱头的APP软件,要求用户提供手机信息、位置、绑定微信号、手机号甚至实名认证等权限,存在过度索取用户信息的问题。“我经常在耍抖音的时候看到这类广告,出于好奇就下过一次,后来不仅没有赚到钱,还不断给我推送广告,我就果断卸载了。”市民伏女士说,虽然现在已经把APP卸载了,但不时还有推销电话打过来,对此,她深感自己的信息遭到了泄露并担心不已。
应对
部门监管与个人甄别缺一不可
赚钱类APP从注册使用到现金提现,整个过程圈套重重,一不留神,用户不仅白费工夫,还可能被“坑”。由此,越来越多的人对如何监管赚钱类APP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据悉,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就曾约谈趣头条、惠头条等曾宣称“看新闻能赚钱”的资讯类平台,要求相关企业加强广告发布前审查把关,杜绝发布虚假违法广告。
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科工作人员李毅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信诈骗渠道涉及微信、抖音、快手等APP。“当前网络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为了网络环境健康发展,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鼓励创新、包容审慎、严守底线的原则进行监管。”李毅表示,在手机的时代,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作为网络监管部门,他们更多的是监管网络大平台,引导并督促其规范、守法经营。此外,每一个网络用户个体也应提高甄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
同时,对于赚钱类APP,李毅也提醒大家,一定要充分了解平台规则,不要轻信此类轻松赚钱的广告,养成健康、合法的娱乐方式,更不要上传含个人隐私的资料,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