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红楼书话》摆放眼前,古朴典雅,端庄大方,质地厚重,这是巴中市红楼梦学会三年的收成。春光不负,春色满园。《红楼梦》在文学的大观园里,流连戏蝶,自在娇莺,飞舞恰啼,热闹非常。巴中市红学会,开办红学沙龙,推出学术专著,数邀名家授课,吸纳红迷无数,引来四方唱贺。一个红学会,引领巴中全民阅读,提升巴中的城市品位,创造巴中的一个学习品牌。
红学是当今显学,其热闹不亚于大观园,爱好者广,研究者众,发声者多。路径各异,怪论频出。红学娇莺,恰啼飞舞。然,我们已然发现,红学研究脱离文本者众,在外学上大做周章者多,很多研究已与《红楼梦》本身没有了关联。正统的红学家们呼吁大家要回归文本,以正视听。巴中红学会是我省第一家红学会,是全国少有的市级红学会,没有红学大家,不乏深红浅红,他们守正文本,内外兼修,延请名家,开坛授课,举办沙龙,交流心得,三年不断,不遗余力,颇得行家肯定,深受红迷喜爱,极为社会认可。
《红楼书话》是巴中红学会三年来的学术集成,全本分为两编,一编是当今红学界大家惠赐佳构,一编为巴中红学会成员的心得之作。洋洋大观,凡四十余万字。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欣然作序,并有佳作惠赐。
在这部书话集中,我们聆听到了红学大家的声音,领略了红学研究的真谛,看到了红学研究的视野,了解了红学研究的脉络,熟谙了红学研究的史话,可以说是眼界大开,受益匪浅。张庆善先生对巴中红学会的肯定和爱护,对巴中红迷和巴中文脉的褒扬让我们深受鼓励。他在北大讲坛上对《红楼梦》的正本清源,对红学研究的谆谆教诲,和风细雨,语重心长;孙伟科先生的《当代红学发展三题》,对当下红学研究提出批评,指正路径,可以说是旗帜鲜明,掷地有声;梁归智先生与周汝昌先生的通信笺释,让我们了解到了红学研究中的一些史话,作为探佚学大家,他的两篇学术文章,让我们领悟到学术的严谨与学养的深厚;邓遂夫提供的红学研究集《草根红学杂俎》出版发行时的座谈会纪要,让我们看到了红学研究在那个时代的历史踪影,也看到了那个时期的一些名流对红学研究的态度,这些珍贵的史料,让我们得以了解到红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唐均、任显楷、刘名扬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了《红楼梦》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流传情况;张志、陈传坤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外学研究的实迹;计文君、马经义的研究侧重于文本解读,让我们感受到了《红楼梦》作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与魅力。
回观巴中的红学研读情况,可以说是别开生面,蔚为大观。熊光林读《聪明累》把自己的感悟,上升为人生哲学;向前从文本与文献研究上着眼红学研究,积多年学识而立自己见识;经伟宪从贾母身上看《红楼梦》,从人物出发去探寻贾府命运和那个时代的必然结局;陈俊从蘅芜院的花草去研究《红楼梦》主人公的性格,引领我们去发现红学研究的新路径;陈通武内外学兼修,既研究《红楼梦》的叙事结构,又探微曹雪芹的身世由来,还评议著作中的具体人物,收放自如,功力自见;彭从凯从茶事入手,研究《红楼梦》的茶文化与人物的关系,深得要理,独具个见;陈礼贤从酒文化入手、谯智泉从医学着手都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我们看到了巴中红迷们对《红楼梦》的真切热爱和独有的值得重视的个见,更看到了他们身上的文学素养和理论修为。
张庆善、孙伟科、邓遂夫、马经义、唐均诸先生曾客座于巴中红学沙龙,为巴中红迷开坛授课,让我们近距离地聆听了红学家们的见识,为巴中红迷开启了瞭望世界红学研究发展的窗口,开阔了巴中红迷的红学视野。今天,在这部厚重的《红学书话》中,我们与这些大家重逢,与那些无缘相识的红学家们遇见,意义远大。他们交给了我们研读《红楼梦》的方法,走近《红楼梦》的路径,辨识真假红学的见识,了解红学内外学的所在。
而从巴中红迷们来说,通过这次结集,促使他们去真切走近《红楼梦》,深入了解《红楼梦》,从而提升自己的鉴赏力。
阅读有继,红学不断,春光明艳,娇莺恰啼。红学苑里的热闹,大观园里的春色,一部《红学书话》,开启巴中又一个红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