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巴州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我为群众办件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深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近日,在鼎山镇观坪村村民宋秀华家屋后,一条崭新的水泥入户路格外醒目。82岁的宋秀华老人拉着镇干部的手连连道谢:“这下再也不用担心下雨路滑了,感谢你们,感谢你们……”
这条不到20米的入户路,曾是宋秀华一家的“心病”。原本的石板路年久失修,青苔丛生,雨天湿滑难行。2023年3月,儿子董玉兵突发脑梗瘫痪在床,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三个子女还在读书,儿媳只能在城里租房照料病人,全家失去了主要劳动力。董玉兵的身体原本恢复得不错,能够拄着拐杖行走,到了年底却再次中风,经治疗后回到老家继续休养。
鼎山镇人民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组织工作专班,带领村干部多次上门问询情况,发现屋后的石板路更成了阻碍康复的“拦路虎”。轮椅进出颠簸,拐杖行走打滑,家人出入提心吊胆。包村干部立即将“改造入户路”列为“我为群众办件事”承诺事项,自掏腰包筹措资金。3月25日,鼎山镇副镇长陈坤带着村干部现场测量,与董家人商定施工方案,先撬起石板夯实基础,再用水泥砂浆整体硬化。
“我一个老太婆在家里,下雨的时候就不敢走这里,生怕绊倒了,给子女们造成麻烦。现在好了,我出门很方便,也很安全。”宋秀华说道。看着一家人出行便利,卧床的董玉兵红了眼眶,“路修好了,我心里也亮堂了,一定努力争取早日康复!”
据了解,为扎实推进巴州区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持续深化、梯次推进“我为群众办件事”活动,鼎山镇创新制作《办理手册》,制定全域打捞诉求、全员参与办理、全程监督管控“三全”工作机制,动员360余名镇、村干部,通过“手拉手·心连心”一对一关爱服务的方式,让全镇 455 户特殊困难群众得到有效帮扶和关爱。
今年以来,鼎山镇已通过“我为群众办件事”活动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共计224件,从修补房顶到疏通水渠,从代销农产品到送医上门,件件小事汇聚成“八大工程”的温暖底色。
初心如磐办实事,心系群众解难题。近年来,巴州区积极响应群众呼声,以社情民意为“小切口”,守护居民的“微幸福”,先后开展了“群众诉求大起底”“我为群众办件事”等活动,并在22个乡镇(街道)均建立群众诉求快处中心,全域实现打捞群众诉求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