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米仓道上的风,从未停息。
南龛山景区
晨曦之下,一条巴河穿城而过,来自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石壁上,一龛龛摩崖造像在时间的怀抱中沉睡千年。
千年前,佛教信徒从古印度出发,沿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再一路向南,翻秦岭、越巴山,来到巴州。
这一路上,或是某个虔诚僧侣对佛的信仰、或是一支路过的商队祈求平安、抑或是某个王公贵族的殷殷期盼……总之,佛教的慈悲为怀与中华民族崇尚的爱与和平情投意合,加上巴州石刻技艺悠久、成熟,匠人匠师众多,开凿石窟、雕刻佛像便成了当时的一种时尚,在巴中历史文化长河中鲜活了千年。
当凿壁开龛的錾刻声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在巴山大地回响1400多年后,也为巴中留下了225处石窟,其中“一城四龛”的独特现象更是全国唯一。
在城市文化IP内卷到白热化状态的当下,市委、市政府提出“四龛护城”,既展现出一个城市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底气和担当,也彰显了巴中把传统文化基因浸入城市肌理、注入城市灵魂、融入城市生活,精心雕琢具有区域美誉度的城市文化地标,推出具有巴山气派、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力作,厚植巴城千年文化底蕴的信心和决心。
如何让以巴中石窟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谱写盛世中华文化传承的新篇章,巴中正在尝试作出回答。
一
早在2006年,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中,习近平总书记写过这样一段话:“今天,我们踏着来自历史的河流,受着一方百姓的期许,理应负起使命,至诚奉献,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
文化如山,屹立不倒;文化若水,流淌不息。在巴中,深厚的历史文化一直都在。
新石器时代,巴中就有了人类活动。自东汉置汉昌县以来,巴中已有1900多年历史,是巴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曲艺之乡。
这里有“中国最早的古蜀道”千年米仓古道、“全国第一的盛唐彩雕”水宁寺摩崖造像、“历史上川东北最大的水码头”恩阳古镇,孕育了“忠信两全、坚守承诺”的巴蔓子将军、敢于探索的北宋天文学家张思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仅重量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多达16项。
如果文字记载的历史荣誉不够形象,那散落在巴中的225处石窟、1200余龛摩崖造像则是巴中历史文化生生不息的见证。
北魏时期,开窟造像的风潮沿着古蜀道由北入川。而地处入川通道——金牛道上的广元,就是四川石窟艺术最初“绽放”的地方。
东龛寺
位于米仓道南端的巴中,同样得风气之先,引来僧侣信徒沿着山崖开窟造像。南江县石飞河摩崖造像中,就有巴中首次发现的北魏晚期造像。
1992年10月,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段文杰慕名来巴中考察石窟。他先后考察了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等处摩崖造像。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考察过全国石窟、看过全世界代表性石窟、真正见过“大世面”的专家,评价水宁寺摩崖造像“盛唐彩雕、全国第一”。
他提出的“巴中模式”,为日后研究巴中摩崖造像的学者搭建了“学术梯子”,后者借助“学术梯子”攀上陡峭的石壁,观察造像的“真相”。
而后,巴中的“四龛”不仅被众多学者研究,更是先后登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经常上榜《中国美术杂志》《中国文物报》等行业顶尖刊物封面。
但因为种种原因,世人皆知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的盛名,对偏居一隅的“一城四龛”却知之甚少。
文有脉,行必远。巴中如此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如果不发掘、不传承、不弘扬,那就等于是“捧着金碗要饭吃”“守着金山不见金”!
二
站在时间的纵轴上,不管是回溯过去,还是眺望未来,文化的影响力一直无远弗届。
跳出巴中来看,不管是“越夜越长沙”的启示,还是“越热越重庆”的出圈,抑或是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密盒”,城市文化IP的内卷已进入白热化状态。这些都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地方发展的根脉、引领时代的号角,哪个地方最先洞穿文化的本质,往往就能最早搭上发展的快车。
南龛石窟105号窟
回到巴中来看,民间早有“四龛福城”“四龛佛城”等说法,说明在老百姓心中,巴中是“拥有四龛的幸福之城”。
今年6月,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提出,要串珠成链打造“四龛护城”文旅品牌,虽是寥寥数语,但随后密集召开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联席会议、全市文化体育旅游工作推进会,出台《巴中市促进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措施》,挂牌成立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巴中石窟研究中心,组建市政协主要领导任组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打造“四龛护城”文旅品牌工作组,策划专题展览,开放北龛石窟……
系列举措的背后,一方面是“一城四龛”的全国独特性可以化作有形之举,成为看得见的软实力、“摸得着”的GDP。
另一方面,独特的文化基因塑造了自信自强的气韵品格,成为巴中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动力源泉。文化这座“富矿”,表现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跨越时空的穿透力、自信自强的创造力,不断支撑和滋养着当下巴中各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除了是裂变赶超的关键变量,文化大传承大发展大繁荣还是巴中引力跃升的必要路径。
当下,“网红城市”层出不穷、几经迭代,若要保持长盛不衰,内容为王的底层逻辑永不过时。抓文化建设,就是要创造性推动文化的活化利用和跨界拓展,跳出“千城一面”的怪圈,以传统为骨、创新为核,塑造个性鲜活、标识凝练的城市气质,从而吸引更多资源要素集聚、裂变赋能。
由此而看,推动“四龛护城”品牌建设,是我市领导干部和文化工作者基于应有的清醒和定力,所做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决策。
三
“四龛护城”品牌打造的提出,不仅仅在于经济意义,更重要的是将开启巴中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新起点。
今年“五一”期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着火,损失惨重。
而历经千年的巴中“四龛”,在时间的侵蚀下,栩栩如生的千年造像,有的曾被盗,有的已风化。
现实一次次印证:文化遗产,有多珍贵,就有多脆弱;发现时有多惊喜,失去时就有多懊恼。作为历史的桥梁、文明的媒介,文化遗产需要被呵护。保护它们,就是保护中华文明的根和魂。
从最早开龛造像,保护就无处不在。例如匠人考虑了石壁的材质、风的侵蚀、颜料的持久。南龛的摩崖造像,从地理位置来说,南龛山将极具侵蚀力的北风牢牢挡住,把整面石壁的造像护在怀里,这也是南龛石窟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因之一。
再比如巴州刺史严武组织人清扫附着在佛龛上的苔藓,除去石上丛生的灌木,并建造房屋三十余间,移来洪钟一口,奏请唐肃宗赐名。后来,唐肃宗赐名“光福寺”。
严武没想到的是,他的这次大规模修整,让他成了历史上保护南龛石窟的“第一人”,今天南龛石窟能够跻身“中国十大石窟”之列,自然与他的保护关系极大。
土地革命时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在南龛坡“转移战场护国宝”的那一仗,不仅打赢了敌人,保护了巴城,也让南龛石窟免受战火侵蚀。
1988年,南龛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是西龛、北龛等。从整修南龛石窟,到争取专项保护资金、编制石窟保护规划,再到出台全省首个石窟保护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巴中市石窟保护条例》,巴中历届党委政府对石窟的保护从未缺席。
近年来,水宁寺石窟盖起了轻钢玻璃结构的窟檐和平台,北龛28号龛至32号龛采用了川东北悬挑穿斗式传统建筑形式窟檐。
但窟檐建设也不是随意决定,而是要通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复,邀请行业专家比选建设方案,同时要符合文物保护理念,窟檐式保护设施的形式、结构、材料要根据需求合理制定,具有较好的观瞻效果,体现石窟寺特征,且与石窟及其周边环境相协调。
今年,随着打造“四龛护城”文旅品牌的理念提出,巴中对石窟的保护再次升级。
比如,6月23日,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长城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四川博物院、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11名专家学者齐聚巴中,为巴中石窟保护出谋划策;
比如,7月3日,省委编办批复同意成立巴中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巴中石窟研究中心),进一步优化整合了全市文物资源,配足了专业人员,将南龛石窟和目前由巴州区管理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龛、北龛、水宁寺、石门寺石窟收归市级统一管理;
再比如,相关部门正在结合“百千万引才工程”,计划引进一批文博领域专业人才,建立健全文化传承人和工匠培训、评价机制等;
……
从个人到机构、到多部门多地区,巴中对石窟的传承保护在不断探索、创新、进步,历史的涓涓细流,正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之下,汇聚成璀璨的文明之河。
四
疏源浚流,与古为新。如何让巴中历史文化得以延续、一路生花?传承保护的另一面,是有效的开发利用。
2016年,以南龛石窟为代表的南龛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随后,将帅碑林、飞霞阁、中轴景观线和玻璃栈道等不断补充的业态让景区热闹起来,也让石窟被更多游客了解。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南龛山景区日均游客超过2万人,南龛石窟日均游客量超过4000人。
对于巴中其他的石窟来说,如果南龛山景区的现象还不足以说明有效开发利用的重要性,那么当前市场上现象级的爆款文旅场景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吸引“80后”“90后”的川剧《草鞋县令》,纪录片《天地皮洛》《石窟四川》等,老故事重新演绎,现代科技的加持,成为活化、利用和转换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配上时尚创新的文艺表达,溢出来的生机与活力又是传承的另一种抵达。
再比如,传统文化不再束之高阁,“沉浸式”“互动式”的普及推广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唤醒最深处的文化记忆。“东坡文化季”“杜甫文化季”“李白文化季”等等,这些正在形成的千万量级文化大IP,让文化传承发展变得可触可摸,人们有了更多更美好的体验。
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于近期在米仓山景区策划了《两京华彩 四龛耸秀:巴中市“四龛护城”石窟艺术展》。图为游客参观展览。
在巴中,焕新的《新·梦境光雾山》,从开场的《巴山迎宾》,到神秘莫测的《巴山烟云》,再到如梦似幻的《光雾秘境》,最后是充满历史韵味的《米仓神韵》,每一幕都巧妙地融入了巴山背二哥与米仓古道的文化精髓。无线声光电集成技术等科技加文旅的融合创新,更是让游客沉浸在巴中文化的梦幻之旅中,吸引无数游客打卡观看。
《新·梦境光雾山》的成功,证明文化的力量最终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的软实力最终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
当前,“四龛护城”的品牌打造之路正在跑步前进,从专门的机构到专门的工作组,从外出考察学习到各类专题会、专家会讨论碰撞,制定《“四龛护城”保护再利用专项研究》方案、“文物+文旅”文博文创产业链工作方案,“四龛护城”文创产品开发等正在加快制定,“四龛护城”石窟艺术展开展了,紧闭多年大门的北龛石窟对外开放了,和体育赛事相结合的“观‘四龛护城’赏‘巴河逐浪’”桨板邀请赛开赛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当沉睡千年的文物“活起来”,如何焕发新的时代光彩,我们有更多期待。
期待它们能够——
走快一些,时时“上新”,像小西天隰县一样“跑”进热搜,让火了千年的盛唐彩雕成为刷屏的“顶流”;
走深一些,让延续1400多年不同社会风土人情浓缩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让历史文化成为现代巴中人耳熟能详、触手可及的精神标识;
走心一些,用心营造“一眼千年”的沉浸式、互动式体验,让老百姓在参观、学习、领略文物的同时,零距离感受穿越时空的文明温度;
走远一些,辐射海外、触达世界,让来自不同文化语境的人在历史文化面前同频共振,让巴城成为一座“近悦远来、一见钟情、引人入胜、恋恋不舍”的历史文化名城。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
我们的今天终将成为子孙后代的往日。当我们落子“四龛护城”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在通过文物和千年前对话,也在响亮回答,我们要给子孙后代们留下怎样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