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古蜀道,绵延三千里。巴中是古代南北交通要道——蜀道米仓道的必经之地。唐宋之时,南来北往的商贾、匠人驻足于此,沿着崖壁开龛造像。据统计,巴中现存龛窟超500个,其中南龛石窟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雕刻最精美。
9月14日,“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三季度集中采访活动来到巴中市南龛山景区,只见古木葱茏、翠柏挺拔,云屏石、千佛岩、神仙坡、大佛洞等文保点位一一呈现,来自1300多年前的龛窟造像、匠心石韵磅礴袭来,直击人心。
南龛石窟窟区南北长252米、东西宽45米,现存龛窟176龛、造像2700余尊,包含释迦佛、弥勒佛、菩提瑞像、双头瑞佛、如意轮观音、地藏等丰富题材。雕刻圆润洗练,色彩浓厚艳丽,是隋唐两代具有代表性的佛教艺术,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石窟寺考古研究所主任王婷告诉记者,巴中南龛石窟最重要的价值定位在于它的文化交融性,“朋友圈”强大且包容。“比如说如意轮观音、一佛五十二菩萨、菩提瑞像,它们跟两京地区尤其是西京长安地区,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南龛石窟可能也受到了当时区域的政治文化中心成都地区的反影响。甚至有学者探索了巴中与河西地区在古代拥有交通路线的可能,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南龛石窟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向西南地区传播发展并最终自成体系的重要转折点、里程碑,其造像风格和艺术形式在继承北方中原石窟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逐步本土化,例如在116号龛外侧刻有“草鞋天王”,传统庄严的造像中融入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形象元素,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南龛石窟已经在大自然中暴露了上千年,如今正面临着水害、危岩、风化、生物侵蚀等诸多病害。如何有效保护这些不可复生的文化遗产?
四川博物院二级研究馆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韦荃认为,巴中南龛应高度重视文物本体保护,加强对风力、风向、降雨、光照等因素的监测,处理好保护措施与整体风貌的平衡关系,树立“一盘棋”思维,与区域内红色文化、古蜀道文化统筹研究,加强阐释和展示利用,让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