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百家党端看老区:一座露天的文旅走廊

【2021-05-21】【来源:巴中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点击举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5月20日,由巴中市委宣传部、巴中市委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办公室、巴中市新闻中心、巴中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百家党端看老区”联合采访首发仪式启动后,参加线下采访的40余家媒体记者前往巴中市南江县、恩阳区,实地采访巴中市文旅产业。

  光雾山5A级旅游景区位于巴中市南江县,面积250平方公里。景区植被丰富、绿树成荫,初夏的阳光穿过枝叶间的缝隙,落到蜿蜒的步行栈道上。顺着栈道,采访团成员时而倾身聆听林间鸟啼,时而驻足记录路边风景。

  “十年前,我曾经到过一次光雾山景区,这次又来到了这里,感觉非常震撼。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打造,以及服务等各方面的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一次反映出了我们(光雾山)5A级景区它的魅力所在。” 汉中市城固县融媒体中心采编部主任陈立智向记者展示手机中记录的风景镜头。

  5月中旬,正值光雾山野生杜鹃花盛开季节。在步行栈道的终点,采访团一行随即搭乘高山观光索道,到达光雾山景区的景点之一——香炉山顶,欣赏杜鹃美景。

  “美,特别美,不管是从生态还是景色,各方面都特别美,今天是我第一次看杜鹃花,真的是非常漂亮,而且山顶上。这一簇一簇的特别好,特别推荐来玩。”汉中市广播电视台记者王伯阳告诉记者。

  在香炉山顶,层峦叠嶂的崖壁上、曲径通幽的小道间,一簇簇杜鹃缀满山头,如火焰热烈,像红绸舞动,似朝霞燃烧。

  “今天登上了光雾山山顶,看到了美丽的杜鹃花,从杜鹃花的身上看到了老区人民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追求与实干。相信我们光雾山景区的未来会越来越好。”汉中市城固县融媒体中心采编部主任陈立智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巴中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风貌,不是一蹴而就的。下午,在采风恩阳古镇的行程中,采访团一行记录下了千年古镇的一点一滴。

  “为什么古镇里的建筑风格迥异?”“历时千年的木质房屋为什么斜而不倒?”“石砖上反复凿开的字迹讲的是什么?”“为什么红军革命场所旧址都集中在这里?”顺着古镇石板小道一路前行,导游耐心的解答着采访团成员们提出的问题。

  历史上的恩阳,是川东北重要的水码头,上通南江,下至重庆,常有几百只商船在恩阳河岸停靠,据史载,明清时期,恩阳古镇内常住人口10000余人,并常有3000多商人往来于此,商号小贩不下200家;而古镇的上正街和下正街,则是红军文化遗址最多的街。在长约400米的街道上,共有原中共川陕省仪阆县委、恩阳县委、恩阳财政委员会、革命法庭、红军经理处等各类行政机关遗址13处。“红军胜利万岁”、“粉碎川陕会剿”、“为土地归农民而战争”等红军石刻标语随处可见。

  “通过今天对恩阳古镇的游览,我觉得这是一个以前的古镇与现代的建筑相融合,生态、环境非常好的一个古镇。同时,其中有很多红色痕迹,我觉得这是一个于教育休闲一体的一个古镇,是值得推荐给大家的。”南充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林楠说。

【编辑:朱富春】【 页面功能:打印 关闭
  • 巴州民生
  • 旅游美食
  • 招商引资
  • 文化教育
  • 居家房产
  • 健康卫生
集体经济结硕果 分红增收暖人心”集体经济结硕果 分红增收暖人心

集体经济结硕果 分红增收暖人心

开园在即!伊索寓言运动公园项目建设进入尾声”开园在即!伊索寓言运动公园项目建设进

开园在即!伊索寓言运动公园项目建设进入尾声

黄俊霖赴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黄俊霖赴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开展投

黄俊霖赴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今日起,全市2万余考生参加2025年高考适应性测试”今日起,全市2万余考生参加2025年高考

今日起,全市2万余考生参加2025年高考适应性测试

军地携手共建 老小区有了大变化”军地携手共建 老小区有了大变化

军地携手共建 老小区有了大变化

医保卡里的钱如何跨省给家人用?看这里→”医保卡里的钱如何跨省给家人用?看这里

医保卡里的钱如何跨省给家人用?看这里→

  • 评论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COPYRIGHT © 2008-2025 WWW.SCBZXW.CN INCORPORATED. ALL RG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
网络谣言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举报电话:0827-5227307 举报邮箱:261017479@qq.com 信函地址:巴中市巴州区西华街2号
设计制作: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827-5188176 投稿邮箱:bzqxwfb@163.com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14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261017479@qq.com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邮箱261017479@qq.com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巴州新闻网网络信息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电话:0827-222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