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为关键的客源市场和旅游胜地,同时也是旅游创业创新的热土,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从“城市景区”到“景区城市”,作为主城区,巴州区持续以文体旅深度融合赋能,增加城市温度,服务美好生活,积极建设以文化旅游为主打的宜居城市,让“四龛福城”文旅品牌魅力持续迸发,让“诗与烟火”不断精彩。
串珠成链
推动旅游业态不断“上新”
今年4月,“桨动巴河,逐浪天府”2025年中国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在巴州区巴河水域鸣枪开桨,吸引来自全国各地300余名专业运动员及爱好者一同参加。
巴州区是皮划艇马拉松的绝佳赛道,从竞技现场到文旅地标,不仅承载着千年巴文化底蕴,更以绿水青山为底色,通过赛事推动城市形象升级与旅游经济融合,借助水上盛宴向世界递出“运动之城”的新名片!
数据显示,赛事期间,全区游客人数同比增长26.6%,旅游综合收入达2.45亿元,餐饮消费增长8.1%,酒店入住率达75%,形成“赛事引流—文旅体验—消费转化”的良性循环,推动“跟着赛事去旅行”消费模式落地。
城市是赛事的“赛场”,赛事也是城市最好的“秀场”。
今年来,四川省第七届冰雪季社区(乡村)陆地冰壶赛、第三届绿道健身·体育公园运动会(省级主赛场)、“奔跑吧·少年”巴中市第五届幼儿体育大会(体适能项目)、“青羽破晓”2025巴中市青少年羽毛球公开赛等各项赛事先后在巴州举行,城市能级不断跃升,带来真金白银“硬收益”。
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不是文体旅的简单相加,要统筹资源配置,错位互补、协同发展。
巴州区坚持“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一体融合发展,把巴城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大市场来运营,让城市即景区,景区即城市。深入实施城市环境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四大工程”,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突出四龛定位,错位打造南龛西龛石窟寺保护利用示范区、北龛非遗乡旅体验区、东龛数字文创创新地、晏阳初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示范区,并依托街巷空间、城市道路等串联打造5公里城市慢性内环线和31公里外环线,形成文化联动产业的发展布局。
巴州区还借鉴天津“洋楼+演出”经验,重塑文星街、小街子等历史文化街区空间体验,挖掘历史故事打造沉浸式精品剧目,配套提升“巴河夜游”项目,让巴城“岸上岸下”散发新活力。推动以城带乡,围绕“产城人一体、城乡融合发展”,以巴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景区(景点)为腹地,串联打造35公里城郊文旅环线和环城绿廊精品线路,让市民和游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旅游体验,为假日经济注入新动能。同时,深化市场思维,创新“政府引导+专业运营+社会参与”模式,把巴城看作“企业主体”,把文化视为“核心资产”,把游客当作“目标客户”,构建从战略定位到品牌增值的完整生态链,实现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跟着赛事、演出、美食去旅行”等融合发展业态成为新时尚,成为促进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风口”。
据了解,2024年,巴州区成功举办系列体育比赛活动200场次,通过造节、办赛、创剧、激发夜间经济等方式,策划旅游热点、爆点,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去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实现文旅综合收入1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