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国
2014年6月,为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恩阳区在全面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整合交通、水务、国土、民政、残联等12个部门资源,探索建立数字农村管理系统,实现了农村管理“图数一体化”,成为扶贫工作的“活字典”。目前,该系统软件著作权已获国家版权局审批颁发。
“三化”构建信息基础。图数一体化。基于农村土地确权遥感影像地图,分村分社分小队走村入户,实地调查采集全区精准扶贫、道路交通、特色产业、基层党建等数据,建立农村大数据库,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可视化地图展示。管理数字化。采取大数据、移动技术的方式,通过互联网访问系统,交通、国土、民政、水务、残联等业务部门分别用各自独立账号登录,随时随地更新和维护各自数据,确保各部门数据独立性、准确性、动态性。评估精准化。在整合数据的基础上,开发精准扶贫应用模块,包括贫困对象精准识别、脱贫对象精准认定和驻村“第一书记”精准监管“三大体系”,实现精准扶贫绩效动态跟踪与评估。
多位一体用活“活字典”。精准识别贫困户。系统通过建立比家庭人均收入、看经济来源等“四比四看”和“八个比对、六个不纳入”标准,村(居)民委会对申报为贫困户的农户进行评议、乡镇(街道)复核、区扶贫局审定,评定结果返回乡镇(街道)进行“三公示”(张贴公示、外网公示、手机短信公示),公示有异议的再返回循环评定。截至2015年底,精准识别贫困户19417户68394人。在整个识别过程中,该系统详细记录申报人、初核人、复核人、评定人等信息,达到识别过程可视化、可追溯、可查证。精准认定脱贫户。建立“一目标”“两不愁”“三保障”“四措施”等4大类24项指标对贫困户脱贫进行评定。一目标,即要达到人均纯收入、家庭收入的固定目标;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保障住房、医疗和教育;四措施,即长效增收、技术培训、公共服务和改善人居环境等。在系统中建立贫困户脱贫前后对比台账,可直观、清楚地看到贫困户的帮扶和脱贫过程,实现脱贫则出、返贫则入的动态管理机制。精准管理“第一书记”。开发手机APP对接系统,建立驻村“第一书记”移动笔记本和工作台账,通过手机APP记录帮扶轨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达到“以事促效”“以图管人”的功效。每月初、中、末系统会自动向“第一书记”发送工作提醒短信。依据“第一书记”要做好“九件事”“八大员”的要求,该系统参照指标对其工作进度进行考评,组织部门可参照系统考评,对“第一书记”进行动态管理和年终考核。精确掌控土地流转信息。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地流转状态(待流转、已流转)、不同类型的地块(承包地、自留地),在GIS地图上分析展示地块流转状态、空间分布和权属、面积等信息。在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基础上,外来投资者(社会资本)可以在数字农村外网系统,随时随地查询全区土地流转信息和下载拟流转土地的空间分布图,系统可以根据“以地找人”和“以人找地”等功能,点击任意地块,查看拟流转地块的权属状态及该地块承包户所有承包地的详细信息(空间位置、地块数量、地块面积)。投资者、农户可根据申请-初核-复核-审批-公示等流程,方便、快捷实现土地流转办理。精准提供科学决策。系统录入全区511处地质灾害点、30座重点水库及沿河重点位置等详细信息,接入视频监控,时时监测,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利用收录的全区19417户68394人贫困户的教育、医疗、交通、产业、水利等各项数据,对各贫困对象的贫困类型、致贫原因以及贫困户数、人口、结构及分布等情况进行科学精准分析辨症,逐一深度查找“病根”,为有效帮扶、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利用系统外网,对接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实现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作者系市统计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