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聚焦

巩固文明创建成果、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思考

【2025-07-01】【来源:精神文明报 罗福荣】【字体: 】【颜色: 绿 【点击举报】

  不久前,四川省巴中市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巴州区作为巴中市的主城区,如何巩固好创建成果,接力建设幸福城市,打造品质生活宜居地?我们需树牢系统思维,整合资源、集成能力,以文体旅深度融合赋能,绘就“聚人兴产”蓝图,丰富巴城内涵,提升城市温度,服务美好生活。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让“山区小城”实现“文明高地”的新跨越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城市经济发展所需、民心所向。巴州区坚持“创建为民惠民靠民”理念,以系统思维、全局视野谋划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近四年,巴州区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锻长补短,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注重基础补短与品质提升“双轨并行”,着眼便民利民,不搞大修大建,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陆续启动“三路三广场多节点”系列城市功能提升工程,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83个、整治背街小巷70余条,南坝滨河路全线贯通,串起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和城市地标,打通了巴城两千年历史文化脉络。春风化雨,文明新风浸润心田。以先进典型为引领,全面激活“文明细胞”培育,推动区级以上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实现全覆盖,文明村镇占比达75%以上,先后涌现出“最美独臂教师”杜秀兰等一大批平民楷模、草根英雄,1人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覆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入实施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九大行动”,创新“四单”志愿服务模式,推动12.9万余“红马甲”活跃在巴城的大街小巷。

  深化文体旅融合发展为建设幸福城市注入新活力

  文化是幸福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方向的精神引导,更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巴城拥有“巴文化中心、川陕苏区首府、晏阳初故里”三张文化名片,具有“四龛福城”独特标识,历史底蕴深厚,擦亮文化名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为巴城注入精神凝聚力,才能将文化势能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如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的蜕变新生,实现“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发展绣带”的完美转变。体育是激活经济的纽带,是城市的脉搏,跳动着经济活力与文化魅力。

  文体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正成为一座座城市解锁“破圈”新姿态、新路径,在文脉赓续、活力迸发、旅居共享的交响乐中,描绘着可触摸、可参与、可沉浸的幸福城市建设新景象。

  让文体旅融合成为幸福巴城发展新引擎

  推动文体旅融合,不能困守“见子打子”的战术窠臼,更需破除“亦步亦趋”的路径依赖,让旅游之力赋发展动能。

  把巴城打造成大蜀道文旅走廊的重要节点。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不是文体旅的简单相加,而是统筹资源配置,错位互补、协同发展。坚持规划引领,系统谋划做好城市片区、特色乡镇、区域景点“三大规划”,协调处理好“区内与区外、城市与乡村、城区与城郊、山上与山下、岸上与岸下”五大关系。

  坚持“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一体融合发展,把巴城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大市场来运营,让城市即景区,景区即城市。推动以城带乡,围绕“产城人一体、城乡融合发展”,以巴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景区(景点)为腹地,串联打造35公里城郊文旅环线和环城绿廊精品线路,让市民和游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旅游体验,为假日经济注入新动能。

  今日之巴城,是文明与诗意交织的活力之城——街头巷尾流淌着谦和礼让的基因,山水田园跃动着文体旅融合的节拍。让我们锚定“幸福坐标”,既守护“烟火气里的文明温度”,更守住“山水间的诗与远方”。(文章转自《精神文明报》7月1日B1版)

【编辑:朱富春】【 页面功能:打印 关闭
  • 巴州民生
  • 旅游美食
  • 招商引资
  • 文化教育
  • 居家房产
  • 健康卫生
【万千气象看巴州】梨香压满枝 果农采摘忙”【万千气象看巴州】梨香压满枝 果农

【万千气象看巴州】梨香压满枝 果农采摘忙

中高考学子看过来~准考证别丢!巴中邀您免费游啦!”中高考学子看过来~准考证别丢!巴中邀

中高考学子看过来~准考证别丢!巴中邀您免费游啦!

余斌赴甘肃开展投资促进活动”余斌赴甘肃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余斌赴甘肃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点赞!巴州区2名教师喜获省级荣誉~”点赞!巴州区2名教师喜获省级荣誉~

点赞!巴州区2名教师喜获省级荣誉~

巴中市成功发放首笔灵活就业人员“商转公”住房贷款25万元”巴中市成功发放首笔灵活就业人员“商

巴中市成功发放首笔灵活就业人员“商转公”住房贷

省级专家来巴开展公益义诊活动”省级专家来巴开展公益义诊活动

省级专家来巴开展公益义诊活动

  • 评论
    匿名评论
  •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8-2025 WWW.SCBZXW.CN INCORPORATED. ALL RG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
网络谣言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举报电话:0827-5227307 举报邮箱:261017479@qq.com 信函地址:巴中市巴州区西华街2号
设计制作: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827-5188176 投稿邮箱:bzqxwfb@163.com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14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261017479@qq.com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邮箱261017479@qq.com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巴州新闻网网络信息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电话:0827-222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