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在巴州区大罗镇文昌社区的四川森全鞋业有限公司内的生产线上,40余名工人正加紧鞋面生产,分割剪料、飞针走线,大家动作娴熟,有条不紊。很难想象,眼前这个一派繁忙景象的鞋厂在两个多月前,却还是一所闲置的校园,现在完全实现了从“沉睡资产”到“增收活水”的华丽转变。
时间回到今年夏天,随着教育布局的调整,原大罗中学与大罗小学合并后,留下了一处占地3347平方米的校产闲置。如何盘活,曾一度困扰着大罗镇。
为了高效利用闲置资产,大罗镇首先进行了靶向招引。大罗镇副镇长冯青青介绍,该镇利用校内建筑物完整规范、相互独立、空间宽阔等优势,积极外出招商,最终成功引进四川森全鞋业有限公司。经过重新规划布局,原学校食堂、20间学生宿舍及操场约900平方米的区域被新建为鞋厂。今年10月15日,鞋厂率先建成的两条生产线正式投产,不久,公司全部投产后,生产线将总共达到6条,年产值估计可达3000万元,能够带动周边上百名群众就近就业。
面对剩下的闲置校舍,大罗镇积极创新求变。由各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入股成立“强村公司”——四川省秦巴兴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了支持公司顺利发展,大罗镇将原教学楼作为“强村公司”的办公及产品展馆,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又解决了“强村公司”急需办公阵地的难题。
大罗镇还针对政府办公楼场地有限、办公分散、群众办事不便等问题,将原723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提质改造为办公楼,供经济发展办、应急管理办、群众诉求快处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使用。同时,将原10间学生宿舍改作干部职工住宿使用,既改善了干部职工住宿环境,又极大提升了群众办事效率。
如此一来,3000余平方米的闲置资产被全部盘活。
文昌社区居民陈松平是四川森全鞋业有限公司剪料生产线上的工人,自10月投产以来,便开始在该公司上班。“工资是按件计算的,经过前期培训,现在大家都很熟练了,每个月能挣4000多元。”陈松平说。同样感到高兴的还有工人张霞,以前在外务工的她前段时间听说老家建了鞋厂,便立即回家报了名,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还照顾了家中的父母和小孩,很是安心。
“将‘沉睡’的校舍资源重新盘活,新建了公司,改造了办公楼,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同时还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一定收入,真是一举多得。”冯青青欣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