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聚焦

全国文明村镇相坪村:产业筑基 文明生花

【2025-06-05】【来源:无线巴中 】【字体: 】【颜色: 绿 【点击举报】

  初夏时节,巴州区平梁镇相坪村的800亩枳壳在山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这片曾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土地,如今因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蜕变为全国文明村镇的典范。

  相坪村位于巴州区东北部,从巴城主城区驱车20多分钟便驶入相坪村,映入眼帘的不仅是白墙黛瓦的聚居点,更是一幅“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文明之花遍开山野”的鲜活图景。

  借力政策育产业

  在相坪村7.2平方公里的辖区内,3500余亩耕地曾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却也因传统种植模式陷入“靠天吃饭”的困境。转机始于2019年,村“两委”以党建为引领的破局之举——将1800亩土地整体流转,锚定道地药材与茶叶种植作为核心产业。

  “相坪村通过用好用活全区道地药材发展补助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等产业扶贫政策,把分散的土地变成集中连片的产业园区。”相坪村党总支书记杨本文说。

  如今的相坪村,已建成全镇万亩道地药材连片种植区的核心园区。走进园区,800亩枳壳如绿色方阵铺满山坡;30万株枳壳育苗基地里,嫩绿色的幼苗在标准化大棚里舒展新叶,这里每年可为周边村镇提供优质种苗,形成了“育苗—种植—采收”完整产业链。

  来到相坪村茶叶产业园,百亩茶园生机盎然,时下正是管护茶园的黄金时节。村民们穿梭在茶园间,忙着修枝整形、除草施肥,蓝天白云下青翠的茶园风光成为初夏时节最美画卷。

  在稳固现有产业基础上,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杨本文充满信心:“我们打算因地制宜,利用相坪村优良的环境资源,以及靠近市区的距离优势,建设周末露营基地,进一步拓宽村民致富渠道。”

  产业筑基文明兴

  “在园区务工一天能挣80元,加上土地流转费,家庭一年能增收2万多元。”村民贾政华掰起手指数着增收账。

  相坪村的产业优势不仅在于规模,更在于创新的“村集体+公司+专合社”多元发展模式。村集体以土地资源入股,引进专业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市场对接,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种植管理,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这种模式激活了乡村发展活力。每年带动村民在园区务工,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更是从无到有,年增收突破20万元。

  资金的“活水”反哺到乡村振兴中。集体收入的资金不仅用于道路维保、水渠疏通等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在易地搬迁等政策支持下,两处聚居点拔地而起,配套的村级活动场所、卫生室、公共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205户农户告别危旧土坯房,住进设施完善的新家。

  “以前我们住的是土坯房,房子斜得都要塌了。现在住进小洋房,不仅乡里乡亲都在一堆,日子也更加热闹了。”谈起如今的幸福生活,村民贾政华的笑容溢于言表。

  产业兴旺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孕育了文明乡风。村民在参与产业发展中增强了集体意识,“五个统一”(如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等)的聚居点管理模式,让房前屋后的“微菜园”整齐划一;远离聚居点搭建集中养殖圈舍统一养殖、统一整治环境乱象、统一规范垃圾投运、统一安排保洁员集中清扫,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质。

  从产业基地的蒸蒸日上,到多元模式下的共富实践,相坪村正利用特色产业书写乡村振兴的幸福答卷。当百亩茶园的芬芳飘向远方,这片土地上绽放的不仅是经济价值,更是文明村镇的精神内涵,既生动诠释了产业兴旺是乡村文明之基,也在巴山深处绘就出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的乡村振兴样本。

【编辑:朱富春】【 页面功能:打印 关闭
  • 巴州民生
  • 旅游美食
  • 招商引资
  • 文化教育
  • 居家房产
  • 健康卫生
小板凳上解难题!巴州区165场坝坝会收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13个”小板凳上解难题!巴州区165场坝坝会收

小板凳上解难题!巴州区165场坝坝会收集解决群众急

天马山森林康养旅游酒店建设再提速!为“旅游+”发展按下快进键”天马山森林康养旅游酒店建设再提速!为

天马山森林康养旅游酒店建设再提速!为“旅游+”发

余斌赴深圳开展投资促进活动”余斌赴深圳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余斌赴深圳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关注丨巴中市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出炉!”关注丨巴中市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政策

关注丨巴中市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出炉!

“二套转首套”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这样办,来看热点问答”“二套转首套”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二套转首套”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这样办,来看热

2025年中高考健康提示”2025年中高考健康提示

2025年中高考健康提示

  • 评论
    匿名评论
  •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8-2025 WWW.SCBZXW.CN INCORPORATED. ALL RG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
网络谣言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举报电话:0827-5227307 举报邮箱:261017479@qq.com 信函地址:巴中市巴州区西华街2号
设计制作: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0827-5188176 投稿邮箱:bzqxwfb@163.com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7 川公网安备51190202000144号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261017479@qq.com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邮箱261017479@qq.com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巴州新闻网网络信息投诉举报受理方式 电话:0827-222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