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庙乡中药材种植园区
在位于巴州区白庙乡的瑞森种养殖合作社内,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自动给水、给料、通风、清粪……“猪舍里安装了水帘风机自动降温设备,温度保持在22℃至28℃之间,通过自动控温,降低了高温季节小猪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合作社负责人陈正新说,在外赚钱后,他一直想回乡创业,但苦于没有项目,后来乡党委政府帮他搭建平台,跟温氏集团合作,成立了瑞森种养殖合作社,公司从喂养到销售,提供全方位服务,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这是白庙乡党委政府以“专业合作社+企业”模式助力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打好“绿色牌”
依托巴药助推脱贫攻坚
白庙乡现有百花村、九重村、茅垭村、院坝梁村4个精准贫困村。乡党委书记刘映德介绍,为确保2017年如期脱贫,白庙乡因地制宜,依托“绿色、生态”优势,打好“绿色牌”、念好“山字经”,按照“三区一片”产业发展总体思路,科学谋划,着力打造“中药材种植园区”“干果种植园区”“传统产业种植园区”和“山区农业示范片”。
沿着新修的园区道路,记者来到照山村中药材种植园区,村里的贫困户王秀华正在地头管理丹参。王秀华今年58岁,孩子在外打工,家里就她和老伴两人,由于夫妻俩常年生病,家里经济十分拮据。近两年来,白庙乡的巴药产业逐渐壮大,她也跟着种植丹参。“土地流转费、合作社上班收入、年终分红,一年下来,我和老伴能挣六七万。”王秀华乐呵呵地说。
中药材种植园区依托天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仕周中药材等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公司+农户”“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拟建2000亩白芍核心园区。目前,已栽种白芍1200余亩,丹参600余亩,菊花200余亩。今年3月,乡党委政府又探索了“抱团就业,助农增收”新模式,企业牵头成立的“白庙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务合作社”成立,贫困户可以与合作社签订稳定的就业劳务合同,形成固定的用工关系,明确“基本工资+职务工资+计量工资”的工资结构。基本工资每月每人保底工资150元,承担2个工作日的白芍产业园田间管理工作。计量工资由合作社根据用工需求派遣劳务,并按80元/天计算。
创新养殖模式
打响“巴山土鸡”名片
除大力发展巴药产业外,白庙乡还改变固有的圈养土鸡模式,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养殖,打响“巴山土鸡”名片。巴中市天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向波介绍,他的养殖场充分利用白庙乡生态环境优势,每天喂生态粮、食中草药、喝山泉水,确保土鸡健康生长,改善肉质。
为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增收,2013年初,向波决定回乡创业,并成立了公司。通过考察后,该公司首期投资500万元在照山村兴建了“巴山土鸡”养殖示范基地。然而当地农户对于养鸡积极性并不高。
白庙乡党委政府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会同公司推出“2+3+5”和“小鸡换大鸡”两种养殖模式。向波介绍,“2+3+5”模式是指公司将小鸡苗培育到1斤左右,将鸡苗按13元/只的价格预售给贫困户。最先只交3元钱,另外10元根据第1、2、3月养殖出栏情况进行减免。第1月养殖好的减免鸡苗款2元;第2月减免3元;第3月减免5元,有效调动了贫困户养鸡的积极性。“小鸡换大鸡”模式是指公司将小鸡苗养到1斤左右,主动将小鸡借给有饲养意愿的贫困户进行喂养,并记录好小鸡重量;公司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防疫,按成本价提供饲料,贫困户仅负责喂养,鸡蛋产值和大鸡增重部分产值归贫困户所有,并由公司保底回收产品,彻底打消了养殖户担心产品卖不出去的顾虑。目前生态山林基地已达3000亩,并通过背靠天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辐射和带动白庙及周边乡镇2000余户农户,230户贫困户从事土鸡和巴药养殖,户均年增收15000元左右。
创新发展机制
用活用好产业政策资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是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先决条件。然而,缺少资金往往是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为破除瓶颈,白庙乡积极动员贫困户充分利用“小额信贷资金”“产业扶持基金”、“产业发展资金”“产业奖补资金”“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信贷资金”和“捐赠资金”,积极发展“万元增收工程”。
百花村村支书汪艳琼介绍,财政拨付百花村产业扶持基金30万元,他们通过多种模式,把钱花在“刀刃上”,帮助全村75户贫困户实施了“五个万元增收工程”(万元田、万元林、万元水、万元圈、万元店),产业扶持基金助推脱贫奔康的效益逐步突显。
“对讲信用,有创业需求、有种养技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用‘直接借款,自主发展’的方式,将产业扶持基金4万元直接借给8户贫困户,在挂包干部指导下,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对自身无经营能力、不愿承担借款与投资风险的贫困户采用采用‘两金入股、三次分红’的方式,将‘小额信贷资金’‘产业扶持基金’自愿入股到信誉和前景好的新型经营主体,按照5%保底第一次分红、将公司利润按入股比例第二次分红、对于经贫困户协商同意将‘产业扶持基金’以村集体入股的,贫困户享受第三次分红。”汪艳琼说,通过用活产业扶持基金,增强了贫困户、种植养殖大户、专合组织、农业企业产业发展信心。按照白庙乡党委“三区一片”脱贫产业规划思路,百花村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公司+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公司+种植大户+贫困户”“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贫困户”等模式,有效撬动社会资本、信贷资金等1400多万元,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贫困农户脱贫增收。全村75户贫困户“户户都有万元增收产业,家家都有致富门路”。